慶修院


慶修院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日式寺院,所在區域是日治時期的吉野移民村,移民大多為來自日本四國地區德島縣的吉野川沿岸,為了懷念故鄉,遂把此地稱為「吉野」,也就是今日的吉安。對移民來說這裡是他們的第二故鄉,更有移民子孫是在此出生,所以他們對這座古寺的感情非外人可言喻。二次大戰日本戰敗,日人陸續返國之後,迭有曾移民來此居住的日人前來追憶。
  今日慶修院的前身:「吉野真言宗佈教所」是移民宗教與精神之寄託。目前寺內留有神龕、不動明王石刻、百度石等,以及八十八尊石佛等重要文物,據史料推論這八十八尊石佛有可能是川端滿二遵循當年空海遺規,行遍日本四國八十八所寺院請回。
  慶修院遵循日本傳統構造形式,結構型態以木構架系統為主。屋頂為日本「寶形造」(四注攢尖),屋面舖金屬浪板則是少有案例。慶修院具講堂及祭祀功能,屬較莊嚴的場所。四周環境清幽,寺院正面採出軒式入口「向拜」出簷,三邊帶廊附有木欄杆,格局面寬三間、進深四間,略成方形;中開間向後延伸為布教壇,進深四間。木構架上的頭貫、斗拱(三斗六枝掛)、木鼻等構件,散發著典型的江戶風格。而在傳統日式建築下融合本土之氣候,亦增添了慶修院的獨特風貌。
  此外,庭院內有一座刻有「光明真言百萬遍」字樣的石碑,以往許多病患到此膜拜求神明袪除病厄,住持法師或布教師會手持唸珠帶領雙手合十的病人,繞走石碑一百零八圈,並唸密宗佛號「嘛呢囉呢吽」一百零八遍,據說病人往往能因而痊癒。而院落裡新建有與四國地形相仿的水池,象徵著寺院的由來,以及早期移民拓墾的這段歷史。

 

 

\ 蓮城蓮花廣場

為了實現夢想中的田園,郭昭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蓮花王國--「蓮城蓮花廣場」,更獲得2002年神農獎的肯定。目前在廣達一甲的農園中已培育出六十餘種的睡蓮品種,每日皆可採收數千枝的睡種,除供鮮花銷售外並生產各式加工產品。欣賞蓮園的美景,蓮花的搖曳風姿,加上園區內悠閒自在的氛圍及郭家老少們親切的招呼,遊客們一邊享用免費的蓮花茶與香噴噴的蓮花茶葉蛋,一邊聽著水生植物的生態解說,遊客們有回家般的感受。
 

 

勝安宮


勝安宮座落於花蓮市西郊,吉安鄉宜昌村內,是花蓮知名且香火鼎盛的道教勝地,殿中主祀「王母娘娘」,每逢王母娘娘三大祭典,信徒紛紛從全省湧至,在花木扶疏、香煙裊裊的廟宇中,增添濃厚的宗教氣息。據傳說建廟原因起源於民國三十八年農曆六月十三日夜晚,當地有人見一白光直落兩廟之間(現址有一紀念石碑),後見一端莊女神冉冉升起,直至不見,於是爭相傳聞,猜測此一端莊女神定是玉皇大帝母親下凡,要來度眾生,於是興建廟宇,信徒遍及全省,每年到此廟朝聖的旅客信徒絡繹不絕,也是當地人的宗教信仰中心。每年元宵節舉辦的花燈比賽與猜燈謎、賞花燈,深具民俗特色。花蓮勝安宮目前已成為全省道教聖地之一,也是本地民眾祈福禳災精神寄託之處,每日香客絡繹不絕,由於建築宏偉富麗,雕樑畫棟及庭園景觀皆有可看性,亦為市郊有名之宗教勝地。

 

楓林步道、白雲步道

福興村大山的「楓林步道」,是一新興的爬山賞楓景點,沿著山路蜿唌而上,沿線三點四公均可眺望阡陌縱橫的吉安鄉全景,從象山盧到康福農場到楓林步道,山上楓樹蔚為成林,是一處難得幽靜的爬山景點。雖說楓林在秋天時刻最為動人,其實楓樹會隨著四季流轉而呈現不同的迷人風貌,隨時前往,漫步在油綠綠的楓樹林中,浪漫指數一點都不遜於秋日時節。除可享受森林浴外,視野更可俯瞰整個花蓮平原及海岸山脈北側。

 

 

初英自行車道


初英自行車道沿途田園風光明媚,尤其以初英清澈尾水為其特色所在,如結合吉安水圳潺潺溪水以及小橋流水的美景,更別具一番風味。

 

親山自行車道

親山線自行車道起於太昌村大山橋,終至南華山邊落羽松林,全長超過5恭哩,全線依週遭環境區分為3段:第一段『親親大山,人文薈萃』,全長2350公尺,起點太昌村大山橋至吉安村中華恭昌第二校區旁的忘愁亭,沿途設置解說牌,供旅客瞭解吉安風俗人文特色。第二段『回歸自然,風情無限』,從忘愁亭至福昌路口的遠近蝶泊農場,長約1500公尺,沿途有芋頭、韭菜、龍鬚菜、民宿等吉安鄉農業特產。第三段『繽紛吉安,花卉之鄉』,從南華遠近蝶泊農場至終點站落羽松樹林,長約1300公尺,沿線景觀以花卉及田園為主。